欢迎访问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今天:

农机业务
科技推广

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10-22    点击量:341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从农家的财富变成需要处理的“废物”, 影响了农业生产 ,大量秸秆被田间焚烧,污染环境,危胁飞机降落,影响交通,火患无穷。农业、农机等有关部门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问题依然很严重,阻碍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脱离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因此,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已是刻不容缓。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多年来,除少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饲料、肥料、造纸等以外,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腐烂在田间地头、村落庭院,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影响交通,火患无穷。据资料,我国年产秸秆6亿吨,其中42%直接或过腹还田,30%作为农用燃料,8%作工业或其他用途,20%约1.2亿吨剩余未被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秸秆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依然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是制约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宣传推广工作做的还不到位,群众观念跟不上、环保意识差,注重给秸秆找出路,使农民有效益、得实惠,才能得到了大多数百姓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二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多局限于单一形式,很少作为系统工程来研究,有些技术还不成熟,这些技术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三是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往往社会效益大,但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对农民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四是秸秆产品供求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五是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民购买农机具(尤其是大中型)的能力有限,项目结束了,工作也就停止了,使得秸秆加工机械无法大面积推广,比如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机械化加工技术只能在点上实施,无法在面上推广。

 二.充分认识农作物秸秆的地位和作用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中,一半在秸秆里。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秸秆看作是农业的副产品,存在重粮食利用、轻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传统农业和简单再生产对秸秆的利用,仅仅是烧火做饭、饲养牲畜、盖房、取暖和肥田等。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发展,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应有一个转变,秸秆和籽实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

 1.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据资料,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秸秆蛋白质含量约5%,纤维素含量在30%左右,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等矿物质,1吨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吨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专家测算:每生产1吨玉米可产2吨秸秆,每生产1吨稻谷或小麦可产1吨秸秆。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如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亿吨标准煤的热值。如全部用作饲料,折算相当于1.5亿吨粮食,经过科学处理,秸秆的营养价值还可大幅度提高。秸秆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就业门路窄,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充分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可以补粮食、补地力、补效益、补就业,实现粮食秸秆并举、以秸秆带动产业、以产业提高效益、以效益促进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秸秆综合利用比较好的地区,秸秆的多功能性发挥得比较充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如在有些地方秸秆青贮饲料促进了奶业的发展,秸秆氨化促进了肉牛业的发展。   

3.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直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每亩地一年还田鲜玉米秸秆1250千克,则相当于4000千克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其氮、磷、钾含量相当于18.75千克碳铵、10千克过磷酸钙、1.65千克硫酸钾。秸秆还田技术的长期应用,将有效的提高耕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耕作土壤的板结程度,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吸水、透气、保温等性状,使耕地吸水率提高10倍,地温提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