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今天:

新闻资讯
重要会议

李伟国司长在全国农机推广站长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10-11   来源:省农机信息网 点击量:325

同志们:

今天,全国各地省级农机推广站的站长们,齐聚宝鸡,交流工作、分析形势,研究探讨“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推广工作,非常及时和必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转型升级期。2015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农机装备结构显著优化,高性能农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8%、81%;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纵深发展,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7.5万个;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0多亿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超过70%。农业机械化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障粮食产能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经历着历史性深刻演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迫切要求农业机械化先行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城镇化转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步伐的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制造业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创新以及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农村深化改革所带来的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和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创新,也为我国农机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总之,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机械化引领和主导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地位在进一步增强。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动、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更是农业科技和支农政策的物化载体。机械化程度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影响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和废弃物有效利用,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存在,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等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深刻影响发展后劲。一是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亟需打破。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机械化薄弱环节,产业、区域之间机械化发展严重不平衡,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十分明显。如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棉花采摘、油菜种植与收获、甘蔗收获等环节机械化率均在30%以下。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仍处在初级阶段。南方水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11个典型丘陵山区省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普遍低于50%。二是技术供给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亟需扭转。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缺乏。动力机具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不合理的问题明显,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比仅为1:1.57。粮食作物以外的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普遍缺乏适用机械,难以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农机产学研推关联度不高,农机科研人才短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滞后,研发扶持力度不强,科技创新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技术储备整体不足。三是服务能力不适应的局面亟需改观。新形势下农机试验鉴定、示范推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熟练机手及高素质的合作社领头人紧缺,农机社会化形式、内容和机制尚不完善,服务质量效益亟需提高。四是资源环境约束的局面亟需改变。农机排放约束越来越紧,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千家万户购买小型、低技术含量农业机械的情况仍然存在。农机作业用油成本持续攀升,局部地区部分种类农机具相对饱和,单机作业规模和效益递减态势明显。农机存放、粮食烘干仓储、机具维修保养等设施建设制约因素仍然较多。部分地区机耕道、桥梁难以满足大中型机械通行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纲要》把“农业机械化”列为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之一。《“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因此,我国农机化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对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功能定位进行再认识,对其内涵外延进行再丰富,发展方式和道路进行再创新。

二、关于“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新的机遇期,更是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添动能、协调促全面、绿色增效益、开放聚合力、共享惠三农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坚持分类梯度推进、坚持各方合作发展,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加快打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升级版。

今年以来,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制定,我们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区域重点、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结构布局合理、全程全面推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农机总动力达到12亿千瓦左右,高效、高性能、节能机械显著增长,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二是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80%以上。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全面形成,农机作业质量效率显著提高。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蔬茶、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三是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大型拖拉机、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质量性能明显提升。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施药、秸秆处理、残膜回收、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显著增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的监管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四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经营和服务主体占比显著提高,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新进展,农机销售、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机具使用效益显著上升。五是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500个以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达75%以上。智能化信息化检验检测和事故勘察处理装备有效应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万台死亡率持续下降。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针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区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以及机械增长与效率效益不协调的问题。要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在粮棉油糖主产区全面推进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成龙配套,形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同时,着眼不同区域,既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也发展中小马力、轻便型、智能型、经济型农业机械,提高农机装备供给全面性;既重视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也要协调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牧草生产加工贮运机械化、果茶桑生产现代化、设施农业自动化、重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提高农机作业领域的全面性。特别是适应“十三五”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区域农机作业需求分析,着眼短板环节、薄弱产业、滞后区域,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因时、因地施策,力求促进均衡发展。

二是针对技术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破解“无机可用”和“有机难用”的困局。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历史机遇,有效整合产业链系统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化政产学研推用机制体制创新。加快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瓶颈”制约,改变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优不全,经济作物、规模养殖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的状况。开发应用先进蔬菜、林果等设施园艺机械,加快农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应用步伐,全方位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供给能力。坚持机艺融合,提高与良种、良法配套的农机化生产集成技术供给能力。

三是针对服务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坚持改革导向,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壮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多种农业经营服务主体,通过联耕联种、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扩大农业机械化就业创业空间。加快提高农机推广、鉴定、监理、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能力,合力推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发展壮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健全“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公共服务质量。

四是针对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坚持节约环保优先,充分挖掘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广应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业动力装备,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教育引导农机手加强机具保养和使用管理,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自觉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和任务,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精准施药、配方定位施肥、秸秆还田收贮、残膜回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粪便处理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加强机耕道、场库棚、烘干仓储、维修保养等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建设。

三、关于进一步发挥农机推广工作的作用

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依靠。农机化技术推广也是国家扶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要着眼于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局,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深入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围绕实现“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创新、转化、支撑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好技术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先导引领、桥梁纽带和支撑服务作用,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坚持试验验证先行,发挥好技术推广的先导引领作用

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关于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验证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验证工作规范化建设,明确验证的原则、内容、方法、程序、监管等要求,建立完善验证工作制度和程序机制,实现信息公开,强化推广人员责任,防范工作风险,提高试验验证工作水平和推广效能,切实提高技术的先进性。要把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模式研究遴选、验证示范,形成区域化、标准化、配套化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引领支撑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工作的技术验证、集成、转化、优化等功能,大力开展节水灌溉、精准施肥、高效植保、畜禽粪便处理、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试验示范。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创新,以粮食主产区为主,推广应用“翻”“松”“旋”“免”结合轮耕、秸秆还田利用、土地休耕等地力保护技术,开展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栽培制度条件下耕作模式与技术规程研究。当前,特别要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化技术要求,积极开展“镰刀弯”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地区、粮改饲地区、生态修复地区等适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集成应用和模式规模探索。着力突破一批制约我国主要农作物以及养殖业、设施农业、林果业、草业等领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探索形成一系列技术成熟配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建设一批全程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力争实现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支撑绿色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坚持成果转化为主,发挥好技术推广的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农机推广在技术、人才和体系上的优势,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企业与农民间搭建起畅通、信任、高效、便捷的桥梁和纽带,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加强“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中高端农机装备中试熟化,促进产业全链条装备技术集成配套,推进我国农机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扎实步伐。特别要注重研发制造和推广使用两个领域发力,帮助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利用长期积累和技术储备,加强先进适用机具研发供给,切实解决“有机可用”。推进“互联网+”农机推广,建设农业机械化技术验证信息公开服务平台,为产、学、研、用各环节提供有效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和指导,在政策宣传、技术普及、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搭建起公益性服务平台,创建一批集农业生产与农机服务于一体的机械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作业公司,引导科研单位、学校、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推进公益性推广和多元推广服务有机结合,实现供给多样化和功能互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要加强与育种、土肥、农艺等科研推广机构紧密协作,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一方面,农艺措施要多考虑能否适合农机的要求大面积推广,能否进行机械化作业;另一方面,农机的科研和使用更加注重与先进农艺的有机结合,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进一步考虑到种子、农药、化肥和植保等与农机的匹配,促进技术的集成应用。

(三)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好技术推广的支撑服务作用

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要坚持公益性职能定位,围绕农业机械化中心工作,发挥好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作用。要积极配合行政农机化主管部门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政策完善建议。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数据的分析,及时了解农民购机需求的变化,为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协助和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投诉受理、补贴产品经营违规行为调查、政策宣传、机具核实、信息收集等工作。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公开、公正、公平地为补贴政策落实搞好服务。要积极参与做好深松作业补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农机具报废更新补贴、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金融租赁等政策实施。农机化重大项目是体现国家农业机械化战略目标、集成资源、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要积极争取扩大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资金规模,加快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要勇于作为,积极承担和参与各类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本建设、科技创新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促进惠农政策的落实、适用技术的应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立足创新,建立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需求导向机制、配合协作机制、参与体验机制、“互联网+”机制,加大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推广人员培训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为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做好“十三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农机推广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推动农机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十三五”发展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