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今天:

新闻资讯
重要会议

何存贵局长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02-25   来源:省农机信息网 点击量:287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和“十二五”农机化工作,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大胆创新,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

2015年,全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省农业及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以提升农机化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推动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管理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到2015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2600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23.8%;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30万台(套),比2010年增长13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1%,比2010年增长8.77个百分点,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快速增长,果、畜、菜、茶等生产加工机械大幅增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装备稳步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一)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继续推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管理模式,简化工作程序,实施分类补贴,切实加强监管,严格绩效考核,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顺利实施。全年补贴各类农机具21万台(套),受益农户达13万户。

(二)全程全面机械化实现新突破。整合项目资金,加强部门协作,主推关键技术,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全程全面机械化实现新突破。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稻油机械化收种等四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步伐加快,增产增效潜力不断释放,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铜川市宜君县地膜玉米核心示范田平均亩产达916.45公斤,亩增收292.8元。汉中市勉县水稻机械化直播试验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810公斤,比机插秧增产100多公斤。二是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成效显著。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实施,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规模效应,连续三年在23个县(区)推进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已初步形成了可在同类地域推广的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三是薄弱环节机械化瓶颈不断突破。加强五大农机新机具试验基地建设,安康市新机具试验基地积极探索“一社一区”新模式,投入71万元,引进适合川道水稻油菜和丘陵玉米小麦机械化生产的新型农机具27台,完成作业面积1.15万亩,作业收入137万元,为推动区域农机化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五大基地多次举办或承办部省新机具、新技术演示(展示)会,共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新机具200余台,优势特色产业和丘陵山地机械化瓶颈不断突破。宝鸡市成功研制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蔬菜移栽机。四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咸阳市投入1.53亿元,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型高端农机,带动社会投入3.3亿元,群众购买农机2.86万台。全市建设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园13个,115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作业能力达到800万亩,为助推农机化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农机化重大项目实施推进有力。精心实施农机化重大项目,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深松整地任务顺利完成。各级农机部门采取累加补贴、扶持合作社、公开招标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机具数量,提高作业组织化程度,全年新增大马力拖拉机1911台,深松机械557台,作业能力大大提升。全省完成深松整地面积44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1.75%。宝鸡、渭南等市积极组织开展“整县推进”试点,大胆探索“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快推进深松进度,完成深松整地面积372.96万亩,占全省作业面积的83.4%。二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全年培训技术管理人员1.7万人次,新增机具1600多台、示范面积31万亩。宝鸡市狠抓5个部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实施,加快农机农艺融合,优化机具配套结构,整村整镇推进,全年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17.2万亩。三是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持续增加。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3000万亩,同比增加320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禁烧区和重点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西安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7%,连续七年实现“零火点”,韩城市“三夏”“三秋”期间无一例焚烧秸秆现象。四是百库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全年安排百库工程项目120个,可新增贮藏能力15万吨,农产品贮藏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精心组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机耕2850万亩,机播(机插)2683万亩,机收2390多万亩。针对“三夏”“三秋”收种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提早备战,加强协作,强化服务,加强督导,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渭南市组织6000余台联合收割机、2000余台拖拉机前往四川等五省(区)进行跨区作业,农机手总收入达6亿多元。西安市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90.58万亩,机收水平达73.9%。渭南市机收玉米366.7万亩,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2%。杨凌小麦玉米机收机播水平达97%。

(五)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不断强化。进一步理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广鉴定能力显著提升,为把好补贴产品质量关、推动农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农机试验鉴定制度不断完善。制订了《陕西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规程(试行)》和《推广鉴定有效期内农机产品相关参数变更审查规定》,规范了工作程序,夯实了工作责任。二是推广鉴定工作逐步规范。制定了《山茱萸剥皮机鉴定技术规范》等省级鉴定技术规范2个、《铧式犁》等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4个,制定了我省农机产品检验收费标准。全年共受理推广鉴定申请39个,委托检验申请3个。三是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力度不断加强。统一了省、市、县三级农机投诉机构名称并统一挂牌,理顺了我省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积极开展“3·15农机维权宣传活动”,对650台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落实“三包”责任,提高了农机企业产品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受理和处理重大农机质量投诉 96起,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延安市14个市县农机质量监督站全部挂牌,跟踪调查农业机械90台(件),及时处理质量投诉案件,保护了农民合法权益。

(六)新型农机经营组织发展壮大。按照“扩量、提质、增效”思路,省财政投资450万元,扶持新建农机合作社120多个,总量达962个。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全年举办培训班2100多期,培训农机从业人员13.8万人次。榆林市利用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600多万元,新建4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邀请国内10多家知名农机制造企业与我省10多个明星合作社洽谈共建示范农场,为企社合作发展提供样板。在杨凌国家高新农业示范区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农机手大赛西北区分赛、陕西省首届农机手大赛,一批既懂农机操作、又懂农艺技术、更懂生产经营的优秀机手脱颖而出。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农机工业高端论坛,建设杨凌示范区和咸阳市两个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先后引进山东常林、山东泰安国泰等一批国内知名农机企业在陕落户,填补了陕西高端农机制造空白,陕西农机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和规模化生产。铜川市2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年作业面积超65万亩,其中流转托管2500亩。强化农机修理技能培训,新建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10个,大大提升了农机维修能力。

(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省发生农机事故172起,同比下降60%;农机事故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内。死亡12人,与上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84.8万元,同比下降35%,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事故。安康市狠抓安全生产,全年农机安全事故零死亡。一是免费管理政策全面落实。投入840万元,全面落实农机免费核发牌证、免费登记检验和农机互助保险补贴“两免一补”政策。二是警监联合执法持续推进。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大部分县区建立了农机监理、公安交警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填补了执法盲区,强化了县乡道路农机交通安全监管力度。据统计,全省43个县(区)开展警监联合执法385次,检查农机及驾驶操作人员5.1万台/人次,纠正违法违规行为7216起。三是专项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先后开展了“铁拳执法行动”、农机安全大检查等专项治理活动,排查农机安全隐患4832起,整改4828起,整改率为99%。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平安农机“六个一”活动,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486次。四是“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5个,省级8个;全国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8个、岗位示范标兵26个。五是农机报废更新试点顺利推进。联合财政、商务部门制定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操作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召开现场会大力推进。全省共确定报废回收企业11家,设立回收点22个。宝鸡市坚持“法制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报废农机50余台,补贴24万元。

(八)农机行业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年初分别与各地市、省局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与机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系列廉政警示教育,机关作风建设、廉洁意识不断增强。二是依法行政工作顺利推进。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行为准则,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为我省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质许可和农机安全监督检查两项行政职能得到省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确认。三是行业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开办农机大讲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举办业务知识、行政礼仪等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全省完成调研报告96篇,汉中市、韩城市分别完成16篇,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宝鸡市、咸阳市实行“九个一”工作制度,形成了“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任务、分工负责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四是农机信息化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了省级农机化信息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和视频会议室,省市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日趋完善。西安市继续完善农机信息“双系统”建设,全年为农机手发送信息51.2万条。宝鸡市、咸阳市、榆林市引进深松作业监测系统,提升了农机作业信息化水平。五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建立“陕西农机学习馆”微信群和“电子职工书屋”网络平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选送优秀体会文章参加农业厅交流评比。开展了“最美农机人”评选和“文明行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全省农机系统业务基层单位发掘、培养了11名积极践行农业精神,操守严谨、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业务精湛、勤奋进取、贡献突出的“最美农机人”。其中,临渭区监理站杨博同志还荣获全省“最美农业人”称号。成功组织举办了全省农机系统“热爱农机事业、践行农业精神”主题演讲比赛。宝鸡市、安康市农机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榆林市农机中心被省农业厅评为文明行业创建先进单位。

回顾“十二五”,我们坚持抓大事、抓关键、抓落实,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实现了“一年抓巩固、二年大提升、三年上台阶”的目标。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增加,深松整地试点省、农机报废更新试点省落户陕西,省局连续三年获得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先进行列。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倍感珍惜,突出的变化有三个方面。

(一)业务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坚持准确定位、主动作为,找准了农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农机与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点,针对影响农机事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问题,及早调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扎实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方案改革创新、全面全程机械化推进、农机化重大项目实施、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培育、农机安全生产监理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全省农机化事业快速推进、成效显著。

(二)自身建设开创新局面。针对农机系统装备差、保障差和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多方呼吁、积极争取、多措并举,配设备、争投入、提素质,不断强化农机系统自身建设。连续三年为县(区)农机部门配备电脑、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和安全监理装备,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举办“农机大讲堂”和非专业干部培训班,定期组织干部学法律、学政策、学业务,干部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实践和“巩固成果、正风肃纪”作风纪律整顿等活动,机关作风大大改善。全省农机系统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献爱心志愿者活动,系统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明显增强。

(三)农机地位作用得到新提升。各级农机部门以农机化事业为己任,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宣传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亮点和成绩,积极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树立了农机系统的良好形象。一是主动作为、精心谋划,搞好顶层设计,争取党政支持。我们坚持每年一个主题,广泛调研、精心设计、提出方案、积极汇报,争取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厅党组的重视支持。比如:2013年提出了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创新方案;2014年提出加快提升全省农机化水平的意见;2015年提出培育农机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这些大事都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真正体现了有为才有位。二是借势发力、统筹协调,提升农机影响力。打造省、市、县三级农机化信息网络,平均每年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及网络发布农机化新闻2500余条。在“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第一时间发声,跟踪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形成整体效应,彰显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举办不同层次规模的农机高端论坛、展销会、新机具演示现场会等,特别是举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总结十年来我省农机化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邀请省级媒体对会议进行报道,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农机、熟悉农机、关心农机、支持农机。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农机的地位得到提升,形象大大改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全面而迫切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很多,管理体制不顺、公共服务能力逐级弱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机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诸多矛盾日益突出,深刻制约着农机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深刻影响着农机化发展的后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和农民生产生活新期盼,亟需以更明确的思路、更丰富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十三五”是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加快打造农业机械化升级版。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照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围绕强化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新理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科学谋划,攻坚克难,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要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增添农机化发展新动能;强化协调发展理念,提升农机化发展的整体性;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应用;强化开放发展理念,凝聚农机化发展合力;强化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重大突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60亿,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优势特色农产品贮藏、初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畜牧业、渔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扎实工作,开创2016年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省农村工作会议、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提升农机化水平,助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突出一个重点(农机化重大项目),培育一个载体(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强化一个保障(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主推“十大”农业机械化技术,实施“十大”农机化重点项目,力争农机总动力达到26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21亿元,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力支撑。

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

1.继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机制。围绕全省农机化水平提升,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以“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为方向,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缩范围”,就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补贴机具品目,精准发力,原则上应将低端、低值、需求量小和监管难度大的机具,剔除出补贴范围;“控定额”,就是要科学开展补贴额测定和机具分档工作,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适当降低市场已近饱和和非重点机具的补贴标准,引导农民理性购机,提升机具利用率,引导企业靠质量、靠服务竞争;“促敞开”,就是力求做到重点机具应补尽补,提高急用机具的有效供给水平,促进补贴政策规范、有序、高效、安全实施。

2.深入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要在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快推广应用,大力创建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聚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主要环节,集中用力补短板、选准主体建样板、机艺融合探模式、跟踪督导促成效、加大宣传扩影响,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带一片。分作物、分区域建设一批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3.精心实施农机化重大项目。项目是农机化发展的强力支撑,是提升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是农机深松整地。充分发挥机补政策的导向调节作用,优先支持购置深松整地作业机具和大马力拖拉机。扶持建设一批作业能力强、服务范围广和管理运营规范的深松整地作业服务组织,提高作业组织化程度和能力。继续推广“整县推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大胆探索分区域公开招标、合作社组织作业的新机制。加快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实现作业质量面积准确监测,为资金兑付提供依据。计划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400万亩。二是保护性耕作。严格按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和《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推广四大关键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全省计划新增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2万亩。三是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继续按照“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以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万(千)亩示范田、建设完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通过主推7项技术,力争使全省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3050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1%,重点区和禁烧区利用率达到97%以上。四是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加快五大农机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精心实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推进技术装备研发与集成示范,突破薄弱环节和丘陵山区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

4.认真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加强应急指挥调度,推动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提早动员部署,充分做好机具检修、机手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强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维修服务和供需衔接服务,提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气象和石油供应等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优化农机作业环境。计划完成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机播面积2700万亩、机收面积2440万亩。

5.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指导力度和机具库棚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参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建设机耕道,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推出一批有完善基础设施、有良好运行机制、有健全财务制度、有较大服务规模、有显著综合效益的“五有”农机合作社。有关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作业补贴、农机金融租赁、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等财政支农政策优先在示范社中安排试点。大力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探索“机农合一”新机制,拓宽农机服务领域,通过规模化服务来弥补分散经营主体的不足。鼓励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开展“企社共建”,与金融机构开展“银社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二)强化监管,促进业务工作规范运行

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加强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监管。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分类考核指标体系,突出重点工作的日常考核与监管,加强跟踪问效、督查督办,规范运行,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监管。继续扩大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社会监督特别是企业间的监督,坚持不懈打造诚信守法的行业环境。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切实落实县级政府在补贴政策实施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就近就地监管优势;进一步明确补贴机具产销企业经营行为的主体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县级农机(农业)、财政部门在补贴政策实施中的监管责任,研究制定违规处理指导性规范,建立健全违规查处联动工作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开展延伸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执行力。

2.强化农机深松整地监管。积极推进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作业质量监管。严格遵守作业面积统计核查和作业补助资金兑付规定,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核实、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行为,确保项目廉洁规范实施。

3.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完善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加强农机报废更新机制研究,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调整优化补贴产品品种、类型,加快老旧农机淘汰。继续推行两免一补、联合执法监管模式,广泛开展“平安农机”建设,进一步巩固牌证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果,坚决纠正个别地方超标准为变形拖拉机发放农机牌证的违规行为,加大打击伪造变造牌证、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力度。

4.强化农机化项目资金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从风险防控入手,不越底线,不碰红线,从源头上、程序上、机制上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防控廉政风险。出台监管办法,厘清各级农机(农业)部门职责,从立项、实施、验收、考核等主要环节上全程把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项目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5.强化农机试验鉴定管理。农机试验鉴定是农机化系统的一项重要职能,必须依法履职,积极作为。要认真贯彻实施农业部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农机鉴定改革,加快修改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制修订我省农机推广鉴定大纲,加强技术人员引进与培训,不断提升我省农机试验鉴定能力。要加强推广鉴定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鉴定范围和鉴定大纲开展工作,坚决杜绝不按工作程序鉴定和弄虚作假等现象,保质保量完成鉴定检验任务。

三、转变作风,努力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一)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省农机局党委《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加强廉洁自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巩固和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强纪律作风整顿,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精神之“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工作监督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能力和水平。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为我省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开展农机具质量跟踪调查,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加强农机化统计队伍建设,健全指标体系,创新统计方法,提升数据质量,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四)大力开展农机化大培训。围绕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农机化业务知识,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以及农机行业资深专家等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级培训、条块培训,开展理论学习、现场观摩以及兄弟省市学习交流等活动,打造一支善于管理、甘于奉献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各级农机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加快建设农机信息化。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完善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农机服务”“互联网+农机监理”“互联网+农机推广”等服务新模式,最大限度方便服务对象。努力扩大农机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营造农机化发展良好氛围。

(六)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抓好“文明行业示范点”和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基本力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农业精神,服务“三农”事业。积极开展机关经常性文体活动,进一步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强凝聚力,建设和谐机关。继续改善机关环境,加强机关正规化建设。从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为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任务艰巨繁重,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局面,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