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今天:

专题专栏
重大项目

榆林市风沙滩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7-02-23    点击量:267

第一部分     产前准备及农艺要求

1.1种子准备

1.1.1种薯品种的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马铃薯优质品种。

1.1.2切种和药剂拌种

推广整薯播种,种薯每块重量50g左右为宜,但要剔除顶端密集牙眼,保证出苗粗壮,切薯块要求40-50g,有利于机械舀拾,每个薯块保持1-2个牙眼,切薯时刀具用高锰酸钾、75%的酒精或40%的甲醛消毒后,用滑石粉拌匀,以期达到消毒防病的目的。

1.1.4轮作换茬

马铃薯种植忌与茄科类作物重茬,合理轮作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可以防治病虫害。轮作方式以豆科、禾本科为主。

1.2测土配方

1.2.1测土培方施肥

测土配方定量施肥,各种肥料的比例严格按土肥站测量结果,制定的施肥方案进行,化肥以磷酸二钾,尿素,硫酸钾为主。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有条件可多施,耕翻前施一次化肥,靶耱时施一次化肥,播种施肥一次,采用侧位施肥,种肥分层施肥,施肥深度6—10厘米,薯与肥的隔土层应大于3厘米,以防烧种。中耕追肥一次,以后根据马铃薯发育情况,可继续追肥。用喷灌机或喷药机施入。

1.2.2施肥量应达到农艺要求

一般每1000公斤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5——6公斤,纯磷1.66——1.85公斤,纯钾8——10公斤。

1.3病虫害防治及消毒处理

1.3.1、地下病虫害防治及消毒处理

喷药机喷一次阿米西达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1.3.2地下病虫害严重的地块防治及消毒处理

地下病虫害严重的地块,可以结合耙耱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一般用50%的甲拌磷,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耙耱翻入土中,以达到预防和病虫害处理的目的。

可以结合耕翻、靶耱进行。一般用百分之50的辛硫酸或辛害首颗粒剂,均匀撒在地表,通过靶耱翻入土中,以达到预防和病虫害处理的目的。

1.4.1农药、除草剂的使用

适时、适量有针对性使用农药、除草剂,用喷药机喷入,防止病虫草害发生。

 1.5地块选择

选择一定规模的地块,500亩左右为最佳,要求地势平坦,或坡度小于8%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

1.6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准备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所用的拖拉机必须是经过安全检验合格,技术性能良好,在农机监理部门上户、挂牌。各种配套机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农机鉴定推广许可证,产品说明书等,国外农业机械的引进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拖拉机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证件齐全。

第二部分   犁耕整地作业技术

 2.1犁的选型要求

针对耕作的农艺要求,我区主要采用与大型拖拉机配套翻转犁。

2.2犁的安全要求

2.2.1驾驶员要经过使用技术培训。

2.2.2田间不能有较大异物,以防损坏犁铧。

2.2.3悬挂犁和主机连接可靠。

2.2.4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2.3犁的安装和调试要求

2.3.1工作位置时,各犁体工作幅宽误差不大于设计幅宽的2.5%;相邻犁体铧尖纵向距离误差不大于纵向距离的1%;各犁体水平基面到犁梁底面高度差≤2%

2.3.2各犁体铧尖装配后在同一直线上,偏差≤7mm

2.3.3犁柱安全销安装在以犁梁为基准的犁柱的第二个孔位上。

2.3.4地轮装配后转动灵活,其调整范围向上保证犁能达到最大设计耕深,向下有一定的支撑余量。

2.3.5 悬挂架和犁架的上、下滑道在调整时畅通,无卡滞现象。

2.3.6犁铧刃直线部分与犁体垂直基面的夹角偏差为±1°。

2.3.7 犁铧、铧胸、栅条及犁托应贴合紧密,犁铧与犁托间隙为±2mm;犁胸、栅条与犁托间隙≤4mm

2.3.8犁体固定在犁梁上,组合凿形犁铧的铧尖低于犁体水平基面(825mm。铧尖突出犁体垂直基面未耕地侧(4010mm

2.3.9铧刃线前端与水平基面接触,末端高于水平面。

2.4犁的操作要求。

2.4.1深耕犁必须由熟悉构造和调整的农机人员操作,在进行耕作中,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要严格控制在浮动位置,严禁将手柄放在中间位置,以免损坏悬挂机构和液压系统。若耕翻坚硬的地块入土困难时允许采用短时压降,强迫入土。

2.4.2耕深调节,要先将限深轮调节丝杠的紧固件打开,再转动丝杠,丝杠顺时针转动时耕深增加,反之则减少。当犁架左高右低时,可伸长左拉杆或缩短中拉杆,使之平衡,反之亦然。当犁前深后浅时,可将拖拉机悬挂上拉杆伸长,达到水平,反之亦然。当犁调到需要的深度之后,相应地把油缸活塞杆上的定位卡固定,以限制犁的耕深,防止犁在松软的地段下沉。

2.4.3限深轮轴承处每班注黄油一次,调节丝杆处应经常加适量机油。

2.4.4及时清理犁体上粘挂的泥土和杂草,否则影响犁的耕作质量,增加牵引阻力。应注意切勿在工作中进行上述清理。

2.4.5严禁在犁体未出土前进行转弯。

2.4.6要定期检查零件是否齐全,各紧固螺栓,定位销是否松动或脱落,零件有无损坏、变形或过渡磨损,发现异常立即排除或修复更换。

2.5犁的作业质量要求

2.5.1适时作业,不误农时,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

2.5.2深耕符合规定,深度均匀一致。新修地深翻后用驱动耙进行耙耱,深度20—25cm为宜,在黄土上新整理出的土地应当深耕25cm以上,再用旋耕机或动力驱动耙进一步细碎土壤,在沙地上通过垫土新整理出的土地,应根据垫土质地、土沙混合比例最小耕作深度确定犁耕深度,再用旋耕机或动力驱动耙进一步细碎混合土壤,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

2.5.3翻垄良好,残茬和杂草覆盖严密。

2.5.4土壤松碎、地表平整、开闭垄尽量少。

2.5.5地头整齐,不重耕、不漏耕。

2.5.6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加大土壤的通透性,疏松土壤加速土壤熟化,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

2.5.7耕整后及时镇压耙耱,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2.5.8犁耕后视土壤细碎程度确定是否进一步整地程序,若土块较大需旋耕一遍,若土块紧实则需用动力驱动耙耙耕。

2.5.9采取保护措施的耕地,经耕作仍有较大根茬明显影响播种质量的,耕作前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灭茬机作业一次。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还是灭茬机,应视主要影响因素是秸秆还是根茬确定。一般而言,用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能达到要求的就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若达不到要求,需用灭茬机作业。若耕层下部土质疏松,灭茬机适度增加作业深度一次作业完成耕整程序。

2.5.10犁耕、旋耕、耙耱的选择应当根据土壤质地、耕层深度、疏松程度、前茬作物、保护措施等具体情况确定应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总的原则是既满足要求,成本最低。

2.6犁的维护、保养要求

2.6.1作业中应保持润滑,每班次向轴瓦注油两次。各螺纹件应紧固,尤其轴螺母要保证牢靠。

2.6.2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要清理犁体上的泥土、杂草,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螺栓,加注润滑油。

2.6.3犁在农闲停放时,应采用干燥的木块垫起放平,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三部分   旋耕机作业技术

 3.1旋耕机的选型要求 

一般根据拖拉机的动力大小,匹配相应的旋耕机。

3. 2旋耕机的安全要求

3.2.1驾驶员要经过旋耕机使用技术培训。

3.2.2旋耕机和主机连接可靠,刀片与刀座连接螺丝牢固,万向节与动力输出轴连接牢固。

3.2.3旋耕机作业时,机械周围避免行人,以免土块、石块等杂物飞出伤人。

3.2.4外观整洁,零部件齐全,安装正确,联结可靠,无缺损、裂纹、变形。

3.2.5运动部件运转灵活,不松旷。

3.2.6纵向、横向,水平调整有效,无卡滞,锁定可靠,提升高度控制可靠。

3.2.7机架、悬挂架无变形、开焊,各联结部件紧固可靠。

3.2.8撑杆不弯曲,无严重旷动。

3.2.9悬挂限位链作用可靠。

3.2.10刀轴不变形,径向和轴向均不松旷,润滑良好。

3.2.11旋耕刀数量齐全,规格符合要求,无裂纹和变形;刃口厚度≤1.5mm,刃口曲线过度平滑,每把刀刃口深度>2mm的缺口不超过2处。

3.2.12刀座与刀轴无开焊;旋耕刀紧固螺栓不松动。

3.2.13旋耕刀安装符合技术要求,转动时最大回转半径和最小回转半径之差≤20mm,不与其他零部件碰撞。

3.2.14旋耕机运转时,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3.3旋耕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3.3.1万向节安装正确,各锁销作用可靠。

3.3.2旋耕机提升到最高位置时,万向节的内、外传动轴不顶死,无卡滞,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其接触长度≥100mm。作用可靠,操作灵活。

3.3.3齿轮箱油面高度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

3.3.4平地拖板调整灵活方便。

3.3.5液压提升限位可靠,旋耕机升起时,万向节的最大夹角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最大夹角范围内。

3.3.6旋耕机升起时,刀轴传动无卡滞、碰擦。

3.3.7挡泥罩无锈穿和严重变形,与机架联结紧固。

3.4旋耕机的操作要求

3.4.1机组起步时,要缓慢接合离合器,旋耕机转速稳定后再逐渐入土,同时加大油门直到正常耕深为止。工作中停歇后再起步时,应先后退一段距离,不要在犁刀入土的情况下接合动力,以免损坏旋耕机和拖拉机。

3.4.2地头转弯一定要注意减小油门,并且不要转死弯。

3.4.3旋耕作业中遇到陷车时,可以减小耕作深度,采用低档或用推拉等办法前进,不可使用加大油门或猛放离合器的办法。否则将陷得更严重。

3.5旋耕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3.5.1旋耕后地面平坦,土壤疏松,碎土均匀一致。

3.5.2深浅一致,旋耕深15—20cm

3.5.3旋耕整地作业应在适耕期间进行,土壤绝对含水率一般在8—20%左右为宜。

3.5.4一般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工作时保持平行,空载运行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上升夹角不超出25度,以防损坏机具。

3.5.5耕深一致,底沟平整,耕深变异系数小于15%

3.5.6耕宽一致,合垄严密,50m内直线偏差不大于10cm,重耕率不大于2%,漏耕率不大于1%.

3.5.7耕后地面平整,无明显沟壕。

3.6旋耕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3.6.1每日工作结束,要清理旋耕机上的泥土、杂草,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螺栓,加注润滑油。

3.6.2 旋耕机在农闲停放时,应采用干燥的木块垫起放平,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四部分   撒肥机作业技术

 4.1撒肥机的选型要求

一般情况选用和大型拖拉机配套的厩肥施肥机和化肥撒肥机。

4.2撒肥机的安全要求

4.2.1驾驶员要经过撒肥机使用技术培训。

4.2.2撒肥机与主机连接可靠,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可靠。

4.2.3撒肥机作业时作业范围内不允许站人,料箱内严禁上人。

4.2.4添加肥料必须在主机熄火状态下进行。

4.2.5撒肥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4.3撒肥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4.3.1检查连接悬挂系统是否可靠。

4.3.2检查出料口是否畅通,无异物堵塞。

4.3.3检查甩盘转动是否正常。

4.3.4液压悬挂系统高低调节正常。

4.4撒肥机的操作要求。

4.4.1肥料的添加数量不能超过料箱的设计要求。

4.4.2当主机行进到作业半径时,平稳输出动力,转速达到每分钟1200转时,打开出肥口,开始作业。

4.4.3驾驶过程中必须按匀速直线行驶。

4.5撒肥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4.5.1施肥均匀一致,不漏撒,不重撒,覆盖率达到98%以上。

4.5.2施肥量应根据农艺要求确定。

4.6撒肥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4.6.1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要及时把撒肥机料箱和甩盘清理干净,防止肥料腐蚀。

4.6.2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螺栓,加注润滑油。

4.6.3撒肥机在农闲停放时,应采用干燥的木块垫起放平,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五部分   播种机作业技术

5.1播种机的选型要求

根据主机动力匹配相应的播种机型。

5.2播种机的安全要求

5.2.1驾驶员要经过播种机使用技术培训。

5.2.2播种机作业中,驾驶员应规范操作,其他人员要与播种机保持安全距离。

5.2.3播种机每个作业班次后,必须对部件检查一次,确保播种机技术状态良好方可继续作业。

5.2.4播种机在运行过程中,禁止打开和拆卸安全防护罩进行检查、保养、排除故障。

5.2.5播种机工作中不准掉头,不准倒车,在地头转弯时要升起播种机。

5.2.6播种机作业中,如有不正常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5.2.7作业中添加种子、肥料和药剂,必须切断播种机动力,添加总重量不能超过设计要求,

5.2.8进行调整、检修、加油时,拖拉机必须停机熄火。

5.2.9播种结束后,应切断动力,将播种机降落着地。

5.2.10长距离转移时应切断拖拉机动力输出。

5.2.11必须选择技术熟练的驾驶人员操作,作业时禁止吸烟、穿拖鞋,禁止酒后作业。

5.2.12禁止带负荷启动,转弯,禁止作业时快速升降。

5.2.13播种机转移或作业时,机具上禁止载人。

5.2.14播种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5.3播种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5.3.1播种机的输种管、输肥道和药液管要畅通,要将种箱和肥箱清理干净,箱内部不得有工具和杂物。

5.3.2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左右呈水平状态。

5.3.3播种前要对转动部位加润滑油,检查各个部位是否转动灵活。

5.3.4根据农艺要求,确定播种的行距、株距和深度。

5.3.5根据起垄的高度,调整覆土盘的角度。

5.4播种机的操作要求

5.4.1机组起步时,将播种机提升到离地面一定高度后,确认播种机各个运动部位正常,挂上工作档位,逐步放松离合器,同时操作液压升降手柄,使播种机开沟器逐步进入土后随着加大油门正常作业。

5.4.2播种机作业中,选择适当作业速度匀速行驶,要求播行要直,行距一致,落种均匀,覆盖严密。

7.5.3播种机作业中,尽量做到就近加种加肥,保持种肥箱里的种肥充足,根据下种情况调整振动系统,防止漏播、重播。

5.5播种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5.5.1一次性完成施肥、开沟、喷药、播种、起垄作业。

5.5.2行距一致,耕行要直,交接行距误差±5cm,播种机起落保持一致,地头、地边处理整齐,不漏播、不重播。

5.5.3垄高20—25cm,垄距90cm,要求垄高、垄宽一致,覆盖均匀严实。

5.5.4各播幅内行距偏差不大于1cm,邻接行距偏差不大于5cm

5.5.5株距合格率>95%

5.5.6播种深度合格率>95%

5.5.7施肥断条率<3%

5.5.8种肥间距>30%

5.5.9种薯破损率<2%

5.5.10空穴率<3%

5.5.11行距合格率>95%

5.5.12起垄高度、宽度、误差率为2—3cm,合格率不小于95%

5.6播种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5.6.1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要清理播种机上的泥土、杂草,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螺栓,加注润滑油。

5.6.2每季播种结束后,应将种肥箱里的种子、肥料、药液清理干净,彻底清除播种机上的油污,按照说明书对各个部件全面保养维护,给播种机表面涂漆,给开沟器、覆土盘涂油。

5.6.3播种机在农闲时,应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六部分   中耕机作业技术

6.1中耕机的选型要求

必须选择与播种机匹配的中耕机。

6.2中耕机的安全要求

6.2.1驾驶员要经过中耕机使用技术培训。

3.2.2中耕机作业中,驾驶员应规范操作,其他人员要与中耕机保持安全距离。

6.2.3中耕机每个作业班次保养一次,确保中耕机技术状态良好方可继续作业。

6.2.4中耕机在运行过程中,禁止打开和拆卸安全防护罩进行检查、保养、排除故障。

6.2.5中耕机工作中不准掉头、倒车,在地头转弯时要升起中耕机。

6.2.6中耕结束后,将中耕机降落着地。

6.2.7中耕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6.3中耕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6.3.1中耕机和主机连接可靠。

6.3.2机组进入田间,摆正位置后,检查中耕机锄铲位置是否合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

6.3.3工作部件应完好,锄铲铲刃锋利。

6.3.5机架不变形,不弯曲。
6.3.6
机组作业20-30m后,停车检查中耕深度及松土、除草、培土质量,调试到符合作业技术要求后方可正式作业。
6.4
中耕机的操作要求

6.4.1作业时按照己确定的作业路线,保持正确的行走位置,防止串行、铲苗。

6.4.2中耕机轮子必须正对作物行间。

6.4.3中耕深松作业,在起垄地块宜采用梭形耕法。

6.4.4机组转弯后,对准行后方能落铲。
6.4.5
行走轮轴向、径向摆动量<lcm

6.4.6机组地头转弯时应正确掌握机具起落时机,防止过早或过迟,尽量不伤苗。
6.4.7
机组作业时保持匀速行驶。

6.4.8一般中耕作业以二次为宜。出苗后目测出苗率达到50%,株高5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特殊情况株高20—25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有利薯块膨大,不致匍匐茎外漏。起大垄种植以一次中耕成形作业为宜。

6.5中耕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6.5.1
中耕松土深度、挖土高度及厚度符合农艺要求,一般垄高35cm,垄顶宽40cm,垄底宽80cm,行间及垄两侧的杂草应清除干净。

6.5.2覆土的土壤应疏松、细碎,中耕行距与播种行距一致,达到不伤苗、不铲苗、不伤垄、不错行、不漏耕

6.5.3中耕后不得有大土块,沟垄整齐、饱满。

6.5.4行间杂草应除净,切断草根,伤苗率行间<1‰,地头<3%以下,不埋苗、不压苗。。

6.5.5中耕后不得损伤作物根部,翻起的土不得埋压作物。

6.5.6中耕作业后杀草率应>95%
6.6
中耕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6.6.1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要清理中耕机上的泥土、杂草,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螺栓,加注润滑油。

6.6.2作业结束后,将松土铲和覆土铲清理干净,检查松土铲磨损程度,即时更换。

6.6.3中耕机在农闲停放时,应采用干燥的木块垫起放平,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七部分   喷药机作业技术

7.1喷药机的选型要求

    推荐选用风幕式喷药机或喷杆喷雾机。

7.2喷药机的安全要求

7.2.1驾驶员要经过喷药机使用技术培训。

7.2.2喷药机作业中,驾驶员应规范操作,其他人员要与喷药机保持安全距离。

7.2.3喷药机工作时,必须随时观察喷洒质量,确保喷药机技术状态良好方可继续作业。

7.2.4喷药结束后,将喷药机降落着地。

7.2.5驾驶员作业时要换紧身衣帽,禁止吸烟、穿拖鞋,禁止酒后作业。

7.2.6严格控制作业速度,提醒周围人避让,避免事故发生。

7.2.7配完药要用肥皂洗手。

7.2.8喷药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7.3喷药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7.3.1主机与喷药机的连接可靠,动力输出与传动轴连接正常。

7.3.2检查液压系统、伸缩臂是否运行正常。

7.3.3检查药罐及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滴漏。

7.3.4检查压力是否正常,喷头雾化是否良好。

7.3.5轮胎的选择为窄轮胎。

7.3.6过滤器件(滤网(4080)目)完好,搅拌机构可靠。

7.3.7液泵运转灵活,在额定转数上压力值稳定正常。

7.3.8悬挂装置升降灵活,工作平稳可靠。

7.4喷药机的操作要求

7.4.1喷雾压力设计要求,方可开始喷药。

7.4.2拖拉机的行进速度与药液的用量应协调一致。

7.4.3调头时根据场地情况收回臂架。

7.4.4喷头与作物的距离,正常情况下,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保持平行,特殊情况下,适当调整臂架高度。

7.5喷药机作业的质量要求

7.5.1各喷嘴等距,相邻两喷嘴间距误差≤5mm。各喷嘴等高,相邻喷嘴高低误差≤5mm

7.5.2各喷嘴雾化良好,喷量一致,误差<5%

7.5.3全面喷洒作业时,各喷嘴喷幅重叠量15cm

7.5.4药液浓度配比正确,喷量均匀、适宜、药液雾化良好。

7.5.5喷头与植株间距离40—50cm为宜,达到不漏喷、不重喷。

7.5.6药液浓度配比正确,喷雾均匀,适宜,药液雾化良好。各喷头喷量均匀一致,

7.5.7药液喷洒要均匀,有效覆盖密度平方厘米不应少于20个雾滴。

7.5.8药液在植株土的覆盖率达到100%

7.6喷药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7.6.1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清洗药箱、滤心、滤网、管路、喷头;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连接螺栓,加注润滑油。

7.6.2喷药机在农闲停放时,应采用干燥的木块垫起放平,

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八部分   杀秧机作业技术

8.1杀秧机的选型要求

   根据种植模式选择合适的杀秧机械。

8.2杀秧机的安全要求

8.2.1驾驶员要经过杀秧机使用技术培训。

8.2.2主机与杀秧机连接可靠。

8.2.3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平行连接。

8.2.4杀秧机作业中,驾驶员应规范操作,其他人员要与杀秧机保持安全距离。

8.2.5杀秧机连续工作4小时后,必须对部件检查一次,确保杀秧机技术状态良好方可继续作业。

8.2.6杀秧机在运行过程中,禁止检查、保养、排除故障。

8.2.7杀秧机工作中不准掉头、倒车,在地头转弯时要切断动力传输,升起杀秧机。

8.2.8进行调整、检修、加油时,拖拉机必须停机熄火。

8.2.9驾驶员要经过杀秧机使用技术培训。

8.2.10驾驶员作业时禁止吸烟、穿拖鞋,禁止酒后作业。

杀秧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8.3杀秧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8.3.1主机和杀秧机连接可靠。

8.3.2主机的动力输出轴和传动轴平行。

8.3.3根据垄高调整地轮的高度,刀尖距垄面的垂直距离保持在5厘米左右。

8.3.4甩刀和刀座的连接紧固。

8.3.5安全护板应结实可靠。

8.3.6拖拉机作业时宜用窄轮胎。

8.4杀秧机的操作要求

8.4.1主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结合。

8.4.2当主机的转速达到1500转时,开始作业。

8.4.3作业时,不能倒退、转向,提升杀秧机时,需切断动力。

8.5杀秧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8.5.1杀秧后秧茬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收获机通过。

8.5.2杀秧机作业时保持机械平直运行,防止伤垄。

8.5.3根据茎蔓的疏密程度适当调整拖拉机运行速度。

10.7杀秧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8.6.1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要清理杀秧机上的泥土、杂草,检查各紧固件,轴承是否完好,加注润滑油。

8.6.2根据甩刀、刀架、刀辊、销轴的损伤情况,及时更换。

8.6.3杀秧机在农闲停放时,应放下杀秧机支架,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九部分   收获机作业技术

9.1收获机的选型要求

根据种植模式选用适合的马铃薯收获机。

9.2收获机的安全要求

9.2.1驾驶员要经过收获机使用技术培训。

9.2.2收获机作业中,驾驶员应规范操作,其他人员要与收获机保持安全距离。

9.2.3收获机连续工作一个作业班次后,必须对部件检查一次,确保收获机运行状态良好方可继续作业。

9.2.4收获机在运行过程中,禁止打开和拆卸安全防护罩进行检查、保养、排除故障。

9.2.5收获机工作中不准掉头、倒车,在地头转弯时要升起收获机,升起收获机前,必须切断动力输出。

9.2.6进行调整、检修、加油时,拖拉机必须停机熄火。

9.2.7收获结束后,应切断动力,将收获机降落着地。

9.2.8驾驶员作业时禁止吸烟、穿拖鞋,禁止酒后作业。

9.2.9禁止带负荷启动,转弯,禁止作业时快速升降。

9.2.10收获机转移或作业时,机具上禁止载人。

9.2.11收获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9.3收获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9.3.1主机与收获机连接可靠。

9.3.2调整挖掘铲深度。

9.3.3调整镇压系统。

9.3.4调整分离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9.3.5根据土质调整抖动强度。

9.3.6调整输送带的松紧度。

9.3.7作业前按照机具说明书正确安装万向节传动轴,注意传动轴两端万向节叉应处于同一平面内。

9.4收获机的操作要求

9.4.1主机和收获机的连接可靠。

9.4.2收获机作业时必须保持匀速直线运行。

9.4.3根据收获地块具体情况调整镇压轮压力及高度、挖掘铲角度、升运链抖动强度等参数,达到铲前壅土少、土薯分离好,薯块损伤小。土壤越疏松,挖掘铲入土角越小。联合收获时应当控制马铃薯经输送臂至运输车的自由落体高度。

9.4.4有杂草和异物时,必须及时处理。

9.4.5作业过程中不可倒车,转弯,需要转弯时,要切断动力,收起收获机。

9.5收获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9.5.1挖净率应大于98%

9.5.2明薯率应大于98%

9.5.3破损率小于3%

9.6收获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9.6.1每个作业班次结束后,要清理收获机上的泥土、杂草,检查紧固各个部位的螺栓,加注润滑油。

9.6.2每季收获结束后,应彻底清除收获机各个零部件上的油污,按照说明书对各个部件全面保养维护,给表面涂漆。

9.6.3认真检查各个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及时更换。

9.6.4在农闲停放时,应采用干燥的木块垫起放平,停放在库棚内,严禁露天停放。

 

第十部分   喷灌机作业技术

10.1喷灌机的选型要求

根据地块大小选择合适的喷灌机。

10.2喷灌机的安全要求

10.2.1喷灌机操作人员要经过喷灌机使用技术培训。

10.2.2喷灌机必须有专用配电柜。

10.2.3喷灌机的调整、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10.2.4定时检查喷灌机轮胎的气压、减速器、传动、紧固螺丝。

10.2.5不能随意损坏避雷设施。

10.2.6不允许在雷雨天气作业。

10.2.7停止灌溉后,必须顺风停放。

10.2.8喷灌机作业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10.3喷灌机的安装、调试要求

10.3.1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试、安装。

10.3.2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10.4喷灌机的操作要求。

10.4.1先蓄水,给水量必须等于出水量。

10.4.2开增压泵,启动喷灌。

10.4.3根据土壤墒情,确定行走速度。

10.4.4切断水源,关闭喷灌。

10.5喷灌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10.5.1必须保证电源正常运转,水源充足。

10.5.2保证管道连接处密封良好,不漏水,喷头无堵塞,喷洒效果均匀。

10.5.3按马铃薯生长期土壤适宜相对湿度适时适度供水,避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推荐应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法。

10.5.4按土壤渗水能力确定喷灌强度,在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大的喷灌强度和雾化程度低的喷头,缩短喷灌时间,减小雾化蒸发。尽可能不要在风速大于5m/s时喷灌,否则会影响喷灌均匀度,并增大雾化蒸发损失失。

10.5.5在风速小于每秒1.5m的条件下,可以喷洒农药、化肥,实现水肥一体化。

10.6喷灌机的维护、保养要求

10.6.1检查桁架连接,重点检查主管道、拉筋、固定三角架是否固定完好。

10.6.2检查行走系统,重点检查电机减速机、车轮减速机、传动轴的连接紧固,轮胎的气压符合标准。

10.6.3检查控制系统,重点检查控制箱、塔盒、电路连接。

10.6.4检查喷头系统,重点检查喷头是否堵塞。

10.6.5秋收结束后,及时收回喷头,妥善保管。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